绿叶被投动态 | 聚维元创:完成pre-B4轮募资,2024年总募资近5亿,将具备10万吨级秸秆基生物制造能力

       2024年下半年,聚维元创已在山东聊城投入运营5万吨级秸秆基生物制造基地,并已完成1万余吨生物基产品的实际交付,主要用于农业、功能糖和材料方向。江苏省重大项目、连云港5万吨级基地已建设过半,预计于2025年下半年投入运营。届时,聚维元创将具备10万吨级秸秆基生物制造能力,拥有从秸秆糖化、酶设计开发、菌株构建到规模化精密发酵、聚合级提纯等全链条自研自产能力,有力推动非粮生物制造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聚维元创是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的孵化企业,以秸秆为主要原料,采用生物合成方式,生产生物基产品。据农业部数据,中国秸秆年产量近10亿吨,是同期中国化工合成所用石油量的近10倍,完全具备支持生物制造大规模发展的潜力。秸秆含糖量为粮食的85%,成本仅为粮食的10%,可大幅降低生物制造的成本。然而,受限于分离转化技术,秸秆基生物制造的技术壁垒很高,产业难度很大。聚维元创创始人和CTO师承合成生物学奠基人、麻省理工学院Anthony Sinskey教授(国际生物聚合物终身成就奖)和美国科学院、工程院、欧洲科学院三院院士Gregory Stephanopoulos教授。公司研发团队曾长期学习并工作于清华大学、麻省理工生物合成研究中心、美国能源署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等顶尖科研单位,工程团队拥有百万吨级秸秆转化项目运营经验,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结合国内产业基础及实践经验,聚维元创陆续攻克了纤维清洁提取、AI辅助纤维酶升级改造、高耐受性复杂工程菌株构建、发酵液聚合级提纯等多项技术及工程化难题,极大优化了秸秆基生物制造体系的工艺路线和商业价值,有力推动了全球秸秆基生物制造的产业化进程。 

       截至目前,聚维元创首发管线已进入量产阶段,新管线也已陆续进入中试阶段,正在着力突破“卡脖子”大宗关键单体的生物合成路线。聚维元创推出的“通用型”秸秆糖(无抑制性、无色、葡萄糖和木糖充分分离)可充分满足各类生物制造产品的原料需求,已得到业内同行的广泛试用和认可。聚维元创作为国内非粮生物制造的先行者,未来将在酶与菌株的技术优化、大规模生产的工艺迭代、关键单体的生物制造等方面加大投入,持续助力我国相关产业的绿色低碳转型。


 

关于聚维

聚维元创是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的孵化企业,以秸秆等非粮碳源为主要原料,采用生物合成方式,推进非粮生物基产品的产业化落地。首发管线已进入量产阶段,并完成万吨级生物基产品的实际交付,今年年底将具备10万吨级秸秆基生物制造能力,产能规模全国领先。

 

评论

评论已关闭

数据加载中...
数据加载中...

产品标题

剩余 0

购买数量
- +
确认删除?
忘记密码

登录

请登录你的账号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立刻分享给好友

点击屏幕右上角将本页面分享给好友

知道了

授权获取定位

本站点由易极赞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