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力量!20+家创业企业入选2024「零变未来」气候共创行动“低碳共创营”

       2024「零变未来」气候共创行动|在汇丰中国、汇丰公益基金会和恩派基金会的支持下,从能源转型、工业降碳、碳中和城市和社区、农业农村及适应四大议题招募创新技术。经过近7个月的企业需求调研、创业公司招募、解决方案对接,截至目前已有拜耳、CJ中国、城越UrbanLab、嘉吉、圣戈班、维他奶、先正达中国、现代汽车集团创新中心(北京)等10余家龙头企业加入共创(按拼音首字母排序),并吸引了100+家创业团队报名参与

入营企业名单 

       今年报名2024「零变未来」气候共创行动的100多家创业企业覆盖新能源及储能、低碳材料、农业与生物技术、跨行业通用技术等多个领域。我们基于10余家产业伙伴的低碳需求,对报名的创业企业进行了初步筛选与沟通,最终23家拥有低碳解决方案的创业企业入选2024「零变未来」气候共创行动“低碳共创营”,以下是入营企业的简介:

 1. 新能源及储能 

01 上海璞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璞钠能源成立于2022年5月,由国内一流的科学家团队和产业团队联合组建,愿景是做新能源领域的百年企业。璞钠能源的主要产品包括钠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钠离子电池和储能系统。公司的复合磷酸铁钠(下简称NFPP)正极材料已实现批量销售,万吨产能即将建成;电池小批量试样性能优异,多台NFPP储能系统建设中,在全球NFPP技术路线研发与产业化进度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公司是2024年上海市“揭榜挂帅”项目唯一一家新型储能领域揭榜单位,也入选了毕马威中国第一届新能源科技企业50强。璞钠的企业核心技术在于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电芯到电池系统的数据模型。公司采用低成本铁源和化学反应工艺结合纳米碳层低温包覆工艺,解决了复合磷酸铁钠纯相材料合成难和电子电导率低的技术难点,产品具有低成本、高容量和长寿命的特点。

02 上海仓凌新能源有限公司

仓凌新能源成立于2024年4月,团队成员主要来自世界五百强外企,国企等,公司同时与浙江大学创新中心绿建实验室建立了研发合作关系,我司专注于新能源领域的光储直柔微电网,主要应用领域为商业楼宇,交通,数据中心,产业园区,矿山等场景,我司通过开发具备AI功能的柔性控制策略,集成气候大模型和机器学习,以提高新能源消纳率,减少可再生能源高比例接入电网的消纳压力和电网安全问题。

03 常州创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创氢能源是一家聚焦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创新研究与应用的科技型企业。公司旨在链接多样化氢源,因地制宜,促进平价氢能商业化,致力于运用先进的燃料电池技术,构建一体化低碳零碳氢源用燃料电池的领先解决方案。现有国家专利10项,授权发明专利5项,覆盖航空用高比功率高温电堆、自热制氢反应器,质子交换膜制备等。创氢能源协同上下游战略合作方,积极开拓在风光氢电融合、船用电源、便携电源等领域应用,逐步渗透至航空航天、eVTOL等高价值市场。

04 陕西瑞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瑞智新能源是陕西西北工业大学入股的科技成果转化重点企业,承接多项省、市级重点研发项目,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已引入多家战略股东。公司已组建一支专注于电池材料领域的30余人科研队伍,依托与西工大的知识成果转化机制,在固态电解质材料领域有近20项核心发明专利。公司已建成关键材料与功能隔膜浆料开发实验室,并建成特种锂电池装配中试产线、特种电池测试验证平台、锂电池功能隔膜与固态电解质膜产线,具有“研发-开发-制备-验证”的开发能力。公司布局了完善的产品体系,不仅在当前液态锂电池体系下,开发并生产锂电池主动型功能隔膜(一代产品),同时围绕固态电解质材料开发,打造“三产品一服务”,形成包括膜形态固态电解质(二代产品)的产品系列,推动锂电池行业向全固态化迈进。

05 大正(江苏)微纳科技有限公司

大正微纳成立于2018年,是新型钙钛矿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以及相关精密设备制造的领军型、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全球领先的柔性(轻质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产业链引领者,荣获江苏省潜在独角兽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多项荣誉。公司已完成数亿元Pre-A轮和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厦门国贸、君盛投资、丰田通商、瑞穗力合、橡果资本等国内外知名投资机构。核心团队毕业于清华大学并融合了多位产业界量产经验丰富的专家,于2024年在厦门市海沧区建设全球第一条百兆瓦柔性(轻质化)钙钛矿组件生产线,预计2025年6月投产。

 

 2. 低碳材料 

01 江苏赛瑞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赛瑞克是全球首家以非粮碳源制备生物基新材料的企业,掌握从“非粮碳源→葡萄糖二酸→2,5-呋喃二甲酸(FDCA)→高分子材料(如聚酯/聚酰胺/聚氨酯等)”全产业链的研发与生产能力。目前已完成2轮市场化融资。创始团队为世界500强海归博士和PTA行业世界级专家,在技术研发、工程生产、专利保护等方面拥有国际级的眼界和经验。公司聚焦生物基平台化合物“葡萄糖二酸和2,5-呋喃二甲酸(FDCA)”及其衍生物的研发和产业化。赛瑞克产品具有原料非粮、经济性高、产品特性好的优势属性,在高端电子、锂电隔膜、医疗健康、日化清洁等行业已实现商业布局,并收获海内外各客户吨级意向订单。

02 上海傲必思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傲必思致力于成为全球低碳和循环经济领域的领先合作伙伴,以推动企业向环保、低废弃物、全循环的运营方式转型。我们以可持续性为驱动力,通过创新的废物管理解决方案和高质量再生材料,为企业闭合资源循环、减少碳足迹提供全面支持。从废弃物的回收分拣到再生材料的再利用,我们贯穿整个资源管理链条,并通过可追溯的透明数据与报告确保每个环节的责任与信任。我们不仅助力合作伙伴实现碳中和目标,还帮助其强化利益相关者关系,推动循环经济意识的广泛传播。

03 合肥利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利夫生物是一家从事生物基材料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利夫生物拥有世界首条千吨级呋喃材料产线,正建设世界首条万吨级产线,产业化进展位居行业前列。利夫生物开发的生物基聚酯PEF是性能突出的一级包装材料和纺织纤维材料。用作一级包装时,气体(氧气、二氧化碳、水)阻隔性是PET的6-12倍,能以单一材质满足啤酒、茶饮料、乳制品、果汁、化妆品等的包装要求。用作纺织纤维时,PEF具备优异的吸湿排汗、本征防晒和天然抑菌性能,契合高性能运动服饰需求。

04 博太科(南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BOTACK 是一家致力于生物基材料研发和应用的初创公司。我们利用造纸行业副产的废弃物和酒类产品生产所需的农业废弃物,提取木质素并制作生物基胶水和高生物基含量木制品。公司核心团队来源于知名高校和行业巨头的研发、市场以及生产部门,掌握整个工艺流程的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目前已经具备木质素胶水的商业化能力,生物基含量50%-100%的木质素胶水制备技术在全球亦处于领先地位。

 

 3. 农业与生物技术 

01 天津云力之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云力之星成立于2018年9月,是一家专注农牧行业领域的天津市雏鹰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从事特种工业酶制剂、特异性功能微生物的深度开发,形成了原料预处理交钥匙工程及配套菌种系列和直接饲料添加的微生物/微生物代谢产物添加剂等核心产品,国内首创原料体外预消化智能工业化模式并广泛应用于饲料行业,为客户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公司坐落于天津滨海新区,拥有1500平米的研发中心。此外拥有OEM液体发酵工厂和公司全资控股的饲料添加剂工厂以及全价料中试车间和恒温水产养殖实验场。主要用于微生物菌群研究、开发微生物更多的生物学功能,同时将研发成果在自己的工厂完成科研成果转化。

云力之星稳定合作客户数量五百多家,其中上市公司客户数20余家(含海外),占比全国农牧业上市公司的70%,公司已获得进出口认证并已实现产品的东南亚出口及销售。目前在饲料行业原料预处理(含交钥匙工程及装备制造)应用领域,公司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

公司拥有动物营养、畜牧兽医、工商管理等多学科的专业人才,核心团队成员有20余人。云力之星通过自己的研发团队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江南大学、宁夏大学等合作,将高校的科技成果完成转化,以客户需求与健康生活为导向,依托雄厚的资源优势,不断地进行产品组方优化、技术创新和储备人才的培养,现已形成了完善发展体系,多点突破、重点攻艰。云力之星公司也受到天津市政府和清华大学启迪控股公司的关注和支持,获清华启迪控股股权投资。

02 数鲜云冻(重庆)科技有限公司

数鲜云冻作为中国地标农产品保鲜锁鲜技术领域的领军服务商,凭借其独树一帜的数鲜云冻技术,致力于为各类高价值地标产品精心打造专业、高效的保鲜锁鲜解决方案。公司持有多项发明专利,与顺丰等知名企业通力合作,成功实现云锁鲜、云保鲜、云转鲜等全方位服务。公司在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成为国家新质生产力研究院首批优秀企业案例中唯一一家食品农产品保鲜锁鲜的典范,同时也是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公室主办的《中国食品安全》杂志重点遴选推荐的优秀企业。公司始终秉持着“让生活更新鲜”的服务理念,以开拓创新的科技力。全力推动锁鲜技术的优化升级。通过建立产区的顺鲜产业中心,有效攻克地标产品保鲜方面的棘手难题;全面整合技术资源,为乡村振兴、节能减排以及大健康事业奉献积极力量;精心打造地标农产品的“鲜”品类,创造新价值,为优质地标产品的能够销售到远端市场,让更多的人享受美味,让世界变的更小。

03 嘉兴欣贝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欣贝莱生物致力于高附加值天然产物及医药大健康类产品的生物绿色智造,是专注于合成生物技术产业化应用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欣贝莱生物汇聚了包括中国科学院、西工大、浙大、浙工大等院校各学科专业人才,主要布局于杭州、嘉兴、西安三地,已投入使用高性能计算服务器集群、生物合成研发中心和产品转化中试基地等研发平台。欣贝莱生物实施IT+BT策略,完成了“设计-构建-测试-学习”(DBTL)循环的智能数字化研发体系,打造绿色智造产业孵化生态系统。团队在基因挖掘与组学分析技术、人工智能与酶改造应用、非水相催化体系技术、酶固定化等技术的综合应用上居于行业前列,并已取得多项发明专利。

04 湖南珞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珞珈生物是一家专门从事作物生物育种技术研发的科技型企业。公司依托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肖国樱研究团队,拥有抗除草剂基因、抗虫基因、品质改良基因等11件发明专利的独占使用权,以及在细胞壁上积累抗虫蛋白质培育新一代抗虫作物的颠覆性技术。团队培育出了经第三方验证的具有重大育种价值的抗虫、抗除草剂水稻转化体B2A68-1和抗两种除草剂的水稻转化体EB7001S-6;国审水稻品种6个、省审水稻品种4个,其中包括世界第1例三抗品种。公司培育出了草地贪夜蛾抗性更好的抗虫、抗除草剂玉米转化体珈玉832和珈玉7号,及在细胞壁上积累抗虫蛋白质的新一代抗虫、抗除草剂玉米转化体珈玉68-1等。

05 智农未来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中国率先落地融入农艺+人工智能技术的农业智能化解决方案提供商与全场景无人化作业服务商。1.全球首先完成纯电动拖拉机团队,采用最领先新能源技术,农机底盘和机具具备高精度控制前提,实现精准农业作业,公司已完成人工智能和农艺技术的融合,智能农机已具备高成长空间与规模化应用条件;2.农业用工荒、用工成本高及人工培养周期长等问题制约着农业发展,公司的无人方案比人工作业更精准更高效,能有效解决农耕质量与优秀作业员用工荒、用工成本增加等问题。团队与中国农业大学无人机系统研究院深度合作,并由香港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知名院校毕业生组成。合伙人由世界500强企业全球总工程师,连续创业者组成。公司已向某知名农机设备商交付数个项目,拥有商业化落地能力,并且已与上市公司潍柴雷沃及行业龙头北大荒农垦集团达成合作意向,并在内蒙古拥有数百万亩玉米作业智能农业作业服务市场,以及在山东省交付数个智慧农场建设。

06 天津清农科技有限公司

清农专注于智慧农业领域,以创新驱动农业未来为使命。公司的核心技术专长集中于作物模型的精心构建与持续优化,通过整合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精准农业技术的优势,为农户、农业企业以及科研机构打造出具有高度实用价值的洞察视角与决策辅助工具。公司团队由一群在行业内深耕多年、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组成,凭借其精湛的专业技能与深刻的行业理解,全力协助客户在现代农业的征程中达成高效、智能且可持续的发展目标。计算类产品有水肥需求预测、估产、窗口期计算、气象灾害减产评估,软硬件结合产品有大田气象与水肥管理硬件及平台、温室大棚管理硬件及平台。

07 内蒙古八爪智能科技公司

八爪智能于2023年10月在赤峰市注册成立,致力成为数字农业技术引领者。公司针对农业除草需求,由多位计算机博士和农业专家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汇聚无人驾驶、机器视觉和AI大模型等前沿技术,研发出行业领先的激光除草机器人,通过高能激光实现物理除草,除草效率是人工的20倍,毁苗率低于5%,除净率高于95%,无化学农药残留,对土壤生态环境更加友好。结合自主研发“齐民”农业种植大模型和“光启”数字人,为农业杂草管理提供数字化、智能化和无人化的解决方案,可广泛用于中药材、有机蔬菜、水果和粮食作物等应用场景,解决农村劳动力短缺问题,推动农业高效、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4. 跨行业通用技术 

01 深碳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深碳科技是一家专注于新一代CO2捕集技术的气候变化治理公司,致力于通过高效捕集和利用空气源及工业源CO2,为客户提供绿色、清洁、深度脱碳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公司自主研发系列低成本、高性能的碳捕集材料及核心技术装备,填补了固态胺CO2捕集领域技术空白,有效解决了碳捕集技术所面临的痛点问题。2024年,公司入选腾讯碳寻计划一期TOP13团队;入围马斯克基金会XPRIZE Carbon Removal大赛全球TOP100,是唯一来自中国大陆的空气碳捕集技术路线团队。公司产品和服务主要面向:1)净零排放客户:通过提供直接空气碳捕集技术,助力清除不可避免的碳排放;2)高碳排放行业:通过烟气碳捕集技术,降低碳排放强度、开发碳基工业副产品;3)政府及公共机构:支持零碳项目试点示范,推动地方绿色低碳转型。

02 上海邦定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邦定智慧是一家面向工业的认知人工智能企业,自2019年成立以来通过自主可控的认知AI引擎结合前沿技术不断为客户提供节能减碳、设备故障诊断、工艺优化、能源管理相关产品和解决方案,在垂直赛道具有较高影响力。目前公司已与多家国内外500强企业深度合作,并具有数个成功落地的项目,也和默克、霍尼韦尔、ABB、儒拉玛特等行业领头羊达成了战略合作。

03 上海碳衡科技有限公司

碳衡科技(Carbon Newture)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具备 ISO9001、ISO20001、ISO27001 等多项国际认证,拥有 20 多项软著及专利,是一家专注于赋能企业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管理、绿色低碳转型的科技公司,致力于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技术,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碳中和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碳衡科技依托前沿技术与海量数据,已为化工行业、纺织服装行业、机电行业、轻工行业、政府园区、银行金融等企业客户提供全场景、多维度的精准分析及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实现低碳绿色的可持续发展。

04 上海碳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碳益科技是一家专注数智化及离散制造业的普惠双碳服务商,致力于成为中国领先的端到端低碳解决方案提供商,专业为企业机构尤其是制造业提供低碳管理一站式服务。秉持“创新成就可持续未来,为地球降温1度。Innovation for Sustainability”的使命,积极探索中国企业尤其是离散型制造业碳中和的路径,拥有丰富的制造业以及企业服务经验,碳益既是实践者,又是提供商,通过服务分享积累的经验,助力企业实现碳中和。碳益科技利用数智化软件工具,普惠赋能辅助企业碳管理的“碳益服务包”,为企业提供从工具和系统到战略的全流程的、端到端的碳管理服务,依托碳管理数字化平台,智能化的方式,帮助企业实现一站式高效的碳管理,提升可持续发展成熟度。

05 天津天融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天融环境是南开大学产学研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创新型企业、天津市首批数字化转型企业,全国生态环境领域第一个研发推出环境大模型并已经落地应用的环境科技企业。天融环境基于环境科学技术、高精度监测仪器设备、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等,专注为政府和工业企业提供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综合解决方案的供应商。截止目前,服务涵盖15个行业、50多个城市、300多个项目。天融环境打造生态环境领域首个环保行业大模型,利用盘古大模型的超强算力和领先算法,结合最大环境数据和深厚的行业技术,实现跨领域融合,打通环境领域中的行业壁垒,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减污降碳协同治理解决方案。

06 北京景昭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景昭致力于污染治理、环境改善,为企业生产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公司有集成的污水处理机、除臭箱、餐厨垃圾好氧发酵舱(HAFT)、污泥好氧发酵槽(SAFT)等设备,公司利用特种微生物解决环境问题。微生物是自然、绿色、低碳的方法,生物能源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随着基因技术的发展,可以在自然微生物的基础上合成微生物,强化部分功能,本公司的特有除臭菌可以在恶劣的臭气环境中代谢活跃,处理H2S、NH3和VOC废气,解决臭气污染问题。公司研发的超高温菌可以在70度高温下24小时内快速降解餐厨垃圾,而不需要添加辅料和化学药剂,降解后的物质可以作为生物肥料再利用到农业种植中,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污水处理、废气处理、有机固废处理设备高度集成,可以在一个集装箱中完成整个工艺过程,并实现远程控制。公司还为特殊处理场景定制装配式工厂,大大缩短土建工程周期,节约建设成本。

07 常州二维碳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二维碳素成立于2011年12月27日,是全国独家采用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大规模量产石墨烯透明薄膜及石墨烯粉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以及专精特新企业。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常州二维碳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技术研发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累计研发投入2亿元人民币,申请专利150多项,以获批核心专利10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70项,内容不仅涵盖了石墨烯材料的工艺制备技术和设备开发,也包括了多方面的石墨烯应用技术核心专利,例如:石墨烯压力传感器专利和石墨烯变频(PTC)电热膜专利、石墨烯相变直蓄热电取暖器,都是属于国际首创。目前,二维碳素的石墨烯电采暖技术,应用建筑面积1000万平米,用户超过5万户。自2020年以来,公司开始石墨烯新的应用方向的开发,将石墨烯用于旱地土壤修复和改良,并取得了极大的进展。示范项目证明,用石墨烯进行土壤改良不仅能够取得50%以上的粮食增产,同时也为石墨烯的规模化应用找到方向。

 

       重磅开营|所有入选共创营的创业企业将在12月10日-11日与产业伙伴、行业支持伙伴、创业导师、专家、投资人等共聚上海宝山,进行创业企业能力建设,并与知名产业方深入对接低碳需求(🔗点击查看详细议程)

 

如有任何问题

请扫码添加微信

并备注“零变未来”进行咨询

 


 

基石伙伴

 

部分产业伙伴

 

联合主办方

* 以上共创行动伙伴、产业伙伴和生态伙伴排名不分先后

……欢迎更多伙伴加入……

 

评论

评论已关闭

数据加载中...
数据加载中...

产品标题

剩余 0

购买数量
- +
确认删除?
忘记密码

登录

请登录你的账号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立刻分享给好友

点击屏幕右上角将本页面分享给好友

知道了

授权获取定位

本站点由易极赞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