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7日

源头设计包装减量 ——王晓波的盒子创业

img_9937校园创业

近几年,电商每年都会骄傲地宣告网购量的大幅度增长,而随着网络购物的兴盛,包装垃圾也在大量增加。许多的网购用户都注意到经自己手扔出去的快递盒子以及其他包装垃圾越来越多,有一位大学生因此想到要自己动手来尝试解决。

2013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三学生王晓波带领社团小伙伴们在校园回收快递盒子,送到残障人士手中改造成文具盒、收纳盒等物品,再拿回到学校出售。他们以这个方案,参加了JA(Junior Achievement 青年成就)机构主办的一项大学生创业比赛,并成功入围。

一年以后项目方开展调查,上一年年入选的20个团队里来自大陆的19支团队中,现在只有晓波一支团队还在继续努力。评委之一的葛勇因此注意到这个年轻人,“现在各地都在搞校园创业大赛,参与的学生也很多,但是能落地的方案就比较少了,而真正把自己提出的方案当做事业,持续做下来的就更少了。”

这些年轻人不仅在继续做,而且方案还有了深入的调整。实际操作中他们深深体会到看似简单的盒子,其实并不简单。回收包装盒子是个好想法,但比好想法更加稀缺的是现实可行的操作方案。物流、设计、制作等等所有的行动都有成本,谁来承担?辛辛苦苦做好的盒子运回校园,大家主要是出于支持公益的目的买上一两个,这可持续吗?诸多问题,辅导老师们就算不指出,亲身做事的过程中也必然要面对。比赛获得的一万元奖金,被用来招聘专业设计师,他们决定要改变做法,寻求“可持续的设计”。大四这一年,年轻的创业团队成功入选“创绿家”公益创业资助计划,而且获得评委的高度好评——计划申请16万元资金,结果获得20万元。

面临毕业时,其他小伙伴纷纷选择了出国、读研、找工作,只有王晓波舍不得一直在折腾的盒子,所以选择了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注册了公司“北京盒而特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盒而特”),自己创业继续做下去。王晓波说:“每天全国2000万个盒子被浪费掉,总归有人要去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而且我相信,做快递盒子这个事情,既有环保的社会价值,也能在经济上获得回报。”

包装垃圾

国家邮政局和北京印刷学院青岛研究院在2015年双十一前公布的一项调研结果显示:2014年一年全国产生快递139.6亿单,同比增长48%。使用包装纸箱至少67亿个,胶带114.5亿米,包装缓冲物20.1亿个。如果按照每个包装箱0.2公斤估算,这些快递包裹产生包装垃圾达到400多万吨,然而这些包装材料的回收情况都不理想。

其中,瓦楞纸箱从材质上说,是可回收再用的,或者作为包装箱直接再次使用,或者作为废纸进入回收系统去生产再生纸。但在现实中,并不是所有纸箱都能顺利进行回收。商场、超市所大量使用的纸箱,比较方便直接打包运送到回收系统中,成为再生纸等产品的生产原料,而经电商散入全国各地顾客家中的包裹所使用的纸箱,之后的命运就比较复杂。

由于社区的物资回收系统并不完备,只有很少一部分纸箱进入正规的回收系统,更多纸箱在非正规体系回收转卖的过程中,经洒水压重等不恰当处理而变得不适合用于再生产。现实中很多纸箱还被缠上了胶带,有些甚至是被层层缠裹,难以从纸箱上剥离下来,而缠着胶带的纸盒会被回收站拒收。胶带的主要材质是难以降解的聚氯乙烯,进入自然环境也将对土壤造成持久的危害,缠着胶带的纸箱属于不可回收,因此多数被废弃处理。

目前,多数瓦楞纸箱的命运是一次性使用,整个生命周期多在2-4周:从工厂生产出来,到包装好商品,通过物流系统,到达商店或者个人顾客手中,之后就迅速进入回收站或填埋场,只有极少数纸箱被再次利用。

多家电商和物流企业都尝试推出过纸箱回收措施,或者使用替代型环保包装材料。然而回收纸箱的逆向物流成本相当高,已接近正向物流成本;而替代型环保包装材料也会导致成本增加。一些商家开始选择将回收快递纸箱的工作外包给公益机构或社会企业,以便再次利用质量尚好的纸箱。目前为止,各电商或物流公司的种种尝试仍是小规模的试运行性质,尚未出现能持久运行下去的成熟模式。

通过设计实现垃圾减量

王晓波正式创业以后,就不再回收盒子了,而是设计盒子,设计可以被改造再利用和不造成污染,方便最终回收的盒子。从源头设计开始,寻求包装盒子的原材料减量、可再用以及可回收。

具体做法是:根据产品规格、特点,为商家度身设计定做产品包装盒、外卖盒、快递盒等,顾客收到商品后,可以把盒子改造一番。改造方案是针对商家产品做出的,改造的方法可以通过扫描盒子上的二维码获得。在设计过程中,尽量避免使用不必要的材料,努力为客户节约成本,同时也达到资源减量的环保目标。最终顾客在扫码获得包装改造教学视频的同时,也为商家带来广告浏览量。

盒而特另外推出了无改造版的包装盒,以适应不同客户需求,但无改造版的包装盒一样追求环保表现:通过结构设计和纸拉链技术保证盒子的牢固和密封,让盒子不再需要使用影响回收的封箱胶条或双面胶。

2014年底,公司创立之初成功接到的第一笔订单是为“阿拉善小米”包装进行重新设计。摈弃原来的彩色覆膜胶水粘结的礼盒设计,改用可回收的本色瓦楞纸;对结构重新设计,令包装体积减小四分之一,且不需要使用胶水;用户将小米取出后,还可以将纸盒改造成一个文具收纳盒。新包装更加贴合品牌本身的环保理念。

2016年5月,盒而特成功为咖啡外卖品牌“连咖啡”重新设计了包装。原包装是一道纸盒一道手提袋,新设计将包装纸盒与手提功能二合一,并通过精心的结构设计,去掉冗余无效部位,在保证同等承重力和牢固度的前提下,为客户节省了大约40%的包装材料使用,既节约了成本,又减少了包装材料的消耗。

在公司网站上,展示着几种受欢迎的通用改造方案。最便于改造的一款是年历,方方正正的普通纸盒,取出里面的物品之后折叠一番,就可以在案头立起一个小小的年历。这个过程整个纸盒全部得到再利用,没有丢弃部分。除了年历,还有收纳盒、小型电子设备支架等。展示方案会根据用户反馈更新,曾经网站上还展示过一个把纸盒改造成叠衣板的方案,“结果这个不太受欢迎,就撤掉了——这个是我设计的。”王晓波笑着说。

包装纸盒本身不是新奇的东西,这家创业公司的特别之处是把功夫花在设计上,在方寸天地里做出一番有别于传统的纸盒制造行业的新气象。

公司成立之初的“设计”仅仅意味着一道工序,由一位工业设计师完成整个纸盒的设计。自2016年4月开始,盒而特的整个创意流程已经大大完善:

首先是创意设计环节,由创意总监带领设计师完成。每个月一次的创意工作会上,根据收集到的客户需求提出几十个创意方案,提交给工业设计师。

工业设计师从中筛选出少数几个可行方案,进行提炼升级,绘成呈现功能和造型的手稿,提交给结构设计师。

结构设计师完成最终设计,最后交给工厂打样。

创业初期没有专门的结构设计环节,笼统设计出来的盒子在改造时往往需要裁裁剪剪,丢弃一部分。结构设计师加入后,新的设计作品基本上可以做到整体利用,在改造中不丢弃材料或只需裁掉很细小的一点材料,这让改造更容易操作,甚至可以在需要时把改造品重新变回一个完整的盒子,再寄一次东西。

“互联网+”的公益与商业双赢理想

盒而特设计的包装盒上有一个二维码,顾客扫描二维码进入一个网页,这里有指导包装盒子改造的短视频和商家投放的广告。有兴趣DIY的顾客获得改造盒子的方法,而商家获得的则是广告浏览量。定制盒子的商家客户,可以通过后台实时了解到自家的包装盒子的使用情况,看到扫码人数,广告点击量等信息。2016年5月,盒而特的扫码率已经达到16%,远远高于普通包装盒上的扫码率。

愿意改造盒子的人群,主要集中于在校学生、年轻的白领女性和妈妈等群体。对于那些不愿意改造盒子的用户,接到快递盒子取出商品之后,也有适合的选择。盒子上的二维码所导向的页面,还有一个专门的按钮“好人计划”。

“好人计划”和公益机构对接,由公益机构提供经过筛选核实的贫困地区捐赠需求,客户可以根据需求,捐出自家的闲置物品,放在接收商品的快递纸盒中,将物品寄到受助点。以往一些网络捐赠信息过期许久却长期被转发,结果导致物资过度涌向一个地区反而造成了二次浪费。“好人计划”的募捐信息由有资质的公益机构提供并及时更新,捐赠人随用随查,得到的是当前的真实需求。这也是一个从源头设计上,避免公益资源浪费的做法。

2015年7月,在北京世贸天阶等商业场所展示的公益主题巨型咖啡杯,由瓦楞纸收纳箱和木结构组成。

运营一个自己的后台管理系统,同时在盒子设计上精益求精,还要保持高频度的设计更新,这些自然意味着成本增加,其价格在竞争中显然不占优势。然而,这家年轻人创办的公司却已吸引到一些注重品牌个性的客户,并引起行业龙头企业的兴趣。全球最大的纸包装企业斯道拉恩索已经与盒而特签订合作协议,共同为一些品牌提供个性化的包装盒创新设计,国内的几家大型包装企业也在与盒而特进行接洽。

包装行业属于传统行业性质,现阶段已经进入过度竞争状态,彼此产品同质化严重,大量的厂家不得不靠拼成本去争夺客户。为了扭转不利的现状,包装行业自身也在寻求突破和创新。盒而特这个新成立的小公司带来的“互联网+”,以及与公益环保相结合的新鲜思路,可能正是大家在寻找的东西。

成长和变化

在“绿色创业汇”2015年学员中,王晓波是最年轻的一个,也是被导师和资深同学们“唠叨”得最多的一个。从思路到可行性,从运营到商业模式,可以说是全面受到过批评质疑。然而王晓波是个乐于倾听的创业者,有着积极平稳的心态,所以他也是在一年时间里变化最大和成长最快的一名“绿色创业汇”学员。最初的校园创业方案稚嫩而低效,几经摸索调整,终于在真实的商业世界找到一角立足空间。

“直到现在,也不能说这是一个成功了的案例,因为这还是一个处在创业过程中的小企业,面临很多风险和变数。”导师葛勇说:“大学生创业是非常艰难的,成功率极低,晓波做到今天这样,应该说是相当不错的成绩。”

设计的力量

像包装盒这样贴近大众日常生活的产品,在设计中集成的环保理念,能触及到千家万户。导师王欣晖说:“我们看重盒而特的是,从产品设计的阶段就考虑到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影响,这是中国的产品设计里很少有的做法。我们太需要有更多这样的产品设计,让环保治理前移,而不要在产生很多问题之后,再把治理的压力全都放在末端。”

长期致力于环境保护的媒体人颜莹跟王晓波分享了自己珍藏的一段回忆,20年前刚刚当上记者的她参加了一个工业设计大会,一位20出头的年轻德国设计师在会上发表演讲,开口就说:“作为一个设计师,需要考虑我设计的产品会在今后对环境有什么影响,这种意识是我要在头脑中扎根的”。这个大会不是环保主题的大会,而这位设计师也不是环保专业人士。

只有环保在头脑中根深蒂固的设计师,才会有意识地在产品设计时尽量去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就纸箱和其它包装垃圾的问题而言,需要相应的制度从源头遏制过度包装,减少或禁止使用有害或不可回收材料;需要电商和物流企业承担起相应的回收责任;需要鼓励用户的再利用以及参与回收;也需要优秀的设计师从设计环节入手,从源头减少包装垃圾的产生。

 

北京盒而特科技有限公司

http://he2t.com/he2t